中文 / English

研究进展

研究进展

白锋教授课题组在Adv. Funct. Mater.发表综述文章

来源: 河南大学纳米科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日期:2025-09-05   浏览次数:

近日,我院白锋教授团队系统总结了多金属氧簇基杂化物在光热催化领域中的前沿进展。研究成果以《Frontiers in Polyoxometalate-Based Hybrids for Photothermal Catalysis》为题,发表在材料领域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DOI: 10.1002/adfm.202510863)。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510863

图1. 多金属氧簇基杂化物在光热催化领域中的前沿进展

光热催化结合了光催化和热催化的优势,能在温和条件下实现目标产物的高选择性转化,但其核心挑战在于开发兼具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催化剂。多金属氧簇 (POM) 作为一类具有纳米尺度的无机阴离子簇,由于出色的“电子海绵”特性,类TiO2半导体特性和超高结构稳定性等特点,在光(热)催化方面展现出了显著优势。本论文中,作者系统总结了POM基杂化物在光热催化方面的最近进展,包括POM基杂化物的设计策略,光热催化机制及其相关应用。POM因其表面富含可修饰位点,可以引入其他功能无机/有机组分通过共价键修饰或非共价相互作用(如静电、氢键、范德华力或离子作用等)构筑POM基自组装体杂化物和共组装体杂化物,得到的POM基杂化物很好的集成了单组分的功能特性,同时由于分子组装堆积又赋予组装体杂化物优于单分子的特性,得到1+1>2的效果。POM基杂化材料凭借其宽的光吸收能力,优异的得失电子能力,明确的活性位点以及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等,为发展高性能光热催化剂提供了解决思路。最后,作者还展望了POM基杂化材料在光热催化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河南大学纳米科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为论文的第一通讯单位。我院青年教师陈晓飞为论文第一作者。河南大学白锋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兰亚乾、陈宜法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及河南省高校重点科研项目的大力支持。



【上一篇】:Nature: 河南大学绿色InP基 QD-LED 材料与器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下一篇】:李萌课题组在Angew. Chem. Int. Ed.报道π共轭分子桥策略用于构建高效倒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空穴传输通道研究进展

微信订阅号

地址:中国郑州河南大学龙子湖校区、开封河南大学金明校区

邮编:475004 电话:0371-22687375 E-mail:Yuanban2023@163.com
研招办电话:0371-22687369

河南大学纳米科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蓝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