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3日,应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邀请,东南大学顾宁教授莅临实验室学术访问交流,并以“医药铁基纳米材料”为题进行了学术报告。此次报告会由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白峰教授主持,实验室及河南大学相关科研单位和院系师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顾宁教授从人体内铁的吸收与代谢提出了铁稳态的重要性,重点介绍了铁基纳米材料在生物领域的应用前景,从磁性纳米材料制备、表面修饰和药物负载、铁基纳米材料在生物效应和细胞作用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研究工作。其中,通过微波辅助热分解超快制备单分散Fe3O4纳米颗粒,以及IONPs(氧化铁)修复受损心肌细胞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和良好的应用前景。最后,他提出医学与健康事业的发展急需新材料与新器件的支撑与推进。
顾教授与在场的老师和同学进行了热烈的学术讨论,对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此次会议不仅加强了学术交流,也让大家了解到铁基纳米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提升了实验室整体的学术氛围。
顾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江苏省生物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南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国家纳米科技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纳米生物与医药专家组成员、国家中长期规划“战略高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专题组”成员、担任国家纳米科技发展协调指导委员会成员、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纳米研究”专家组专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微纳技术学会纳米分会理事、中国真空学会表面与纳米科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及纳米医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新材料创新示范工程专家组专家等。从事分子功能材料薄膜、纳米加工以及纳米材料制备、表征、及其在生物医(药)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完成并正在承担十多项国家级及部省级科研项目,其中在生物纳米结构的扫描力显微术表征、生物医学纳米材料制备与构效关系研究以及原型纳米器件研制等方面的主要结果包括在国内最早采用改装电子束装置制备出线宽小于70纳米的结构,研制出Cu-TCNQ分子整流器等原型器件;在国际上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较系统地研究了人体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胶原等生物组织的纳米结构及其与相关病症,如腰椎间盘突出等相关的原因,并相继开展对生物杆状纳米结构进行了结构结合力学模量测量分析的研究。研究制备出一系列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将其应用与临床诊断与治疗肿瘤的功能、相关器械以及设备;采用虹吸动态法等研制出尖端直径纳米量级以及锥角可控的光纤探针,可望在超高灵敏度生物检测方面获得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