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4日上午,由河南大学材料学院和国际交流处共同举办的“河南大学110周年校庆海外名师讲坛”-香港城市大学-张华教授学术报告成功举行。会议由河南大学材料学院白锋教授主持,采取线上模式(腾讯会议)进行,全校相关领域百余名教师与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图1 张华教授围绕纳米材料的项工程展开报告
围绕“纳米材料相工程”的主题,张华教授从水的气液固三相变换入手,以“构建非热力学稳定性纳米材料”理念为主线,从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常规晶相入手,对课题组在氧化石墨烯上合成六方密堆积 (hcp) 金纳米片 (AuSSs)、4H 六方相金纳米带 (NRBs)、晶相异质结构 4H/fcc 金纳米棒等材料的合成以及借助外延生长技术在上述纳米Au结构上生长新相的金属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详尽介绍,开发了一系列具有非热力学稳定性的新型纳米材料,这些材料在电催化等领域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效果,同时这种理念也正在逐步被开发到更多研究领域,当前他们已经借助这种理念拓展合成了一种可以不溶于王水的超硬金,为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更多可能。最后,张教授还就亚稳态晶相在材料科学方面的发展提出了期待。
图2 张华教授课题组围绕湿法合成非热力学金纳米材料做出的贡献
会后,张华教授同众多在线师生就外延生长的薄层纳米材料在实际上催化反应中是否会发生重构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对纳米晶相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图3 师生与张华教授围绕材料构筑方面的研究进行细致讨论
张华教授,1971年生,1988年考入南京大学化学系,先后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5年入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刘忠范院士。1999年开始,先后在比利时鲁汶大学、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3年,张华进入美国NanoInk公司从事纳米材料相关科研工作。2005-2006年,他在新加坡生物工程与纳米技术研究所担任高级研究科学家(Senior Research Scientist),随后进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担任助理教授。2011年升任副教授,2013年成为正教授。2019年,全职加盟香港城市大学化学系,从事纳米材料的晶相工程学的研究,包括超薄二维纳米材料的合成制备及其在生物传感器、清洁能源等方向的应用研究。近年来,已在Science, Nat. Chem., Nat. Rev. Mater.,Nat. Commun., Sci. Adv. , Nat. Protocols , Chem. Rev.,等诸多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SCI论文53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348篇,被引用93800余次,H指数高达152。
张华教授连续多年被汤姆森路透集团统计为国际高被引学者。2014年被汤姆森路透集团评为全球17位热门科学家之一和材料领域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张华教授已获得多项重要奖励与荣誉:2020年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2015年当选亚太材料科学院(APAM)院士,2016年获得nanoscience青年研究员奖,2015年获得ACS nano Lectureship奖,2013年获得世界文化理事会(WCC)的特别表彰奖, 2012年获得SMALL青年创新奖,2011年获得南洋杰出研究奖等,在其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